1.大變局中輪胎行業閃光點頻現
2021年,我國輪胎行業面的困難和挑戰。國內外大環境異常嚴峻,全球經濟下行、疫情持續沖擊、疊加行業產能過剩、原材料價格暴漲、常規輪胎競爭激烈、貿易摩擦不斷和人力成本上升等沖擊,行業和企業迎難而上,及時調整戰略,向綠色化、高端化、精細化、智能化和品牌化等高質量方向發展。
一是經濟運行保持增長,列入統計的企業輪胎產量、銷售收入和出口等保持較好增長;二是結構調整去低端過剩產能步伐加快,地方部門“動真格”,輪胎大省山東推出《新一輪“四減四增”三年行動方案(2021-2023)》;三是一批輪胎企業納入工信部表彰名單,雙星、賽輪、玲瓏、通力、海大獲得工信部第三批綠色設計示范企業稱號,錦湖(天津)、賽輪(沈陽)、福建佳通、重慶韓泰獲得工信部綠色工廠稱號;四是主流媒體大力宣傳民族品牌輪胎,《人民日報海外版》點贊中策橡膠民族品牌輪胎行業進步,為全球用戶提供高質量產品與優質服務,CCTV《民族品牌·薈萃閃耀》專題中,玲瓏輪胎登榜。
2.橡膠輪胎技術人才輩出
11月18日,中國橡膠工業協會主席團主席、北京化工大學副校長張立群教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化工、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院士,是橡膠行業首位獲此殊榮的專家,行業技術創新和發展的新未來。
橡膠輪胎材料界泰斗夢蛟先生傾56年研究之成果,完成《粒狀填料對橡膠的補強-理論及實踐》巨著,其化學煉膠法的高性能橡膠新材料在國內取得了突破性進展,為綠色輪胎發展作出了重要的理論和實踐貢獻,其成果應用在賽輪卡客車胎上,并獲得TüV萊茵“節能先鋒”獎。
以中策、賽輪、玲瓏、三角、雙錢、雙星、萬力、貴輪、浦林成山、佳通等為代表的領軍企業,高度重視基礎研發和人才梯隊培養,通過與國內外高校等研究機構深入合作,為行業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源源注入新動能。
3.中外頭部企業集中發力新零售布局終端
中策橡膠“車空間”和“知輪車服”持續力度,打造創新服務新標桿;玲瓏輪胎推進“萬店百商”計劃,拓寬零售服務渠道;浦林成山“智安達”項目采用輪胎租賃智能化,實現輪胎全周期管理新模式;賽輪集團“橡鏈云”持續賦能垂直行業企業,更加貼近終端客戶;米其林發布全新會員俱樂部“靈感+”,為消費者提供一站式全周期服務體驗;萬力輪胎與力量互融協作的“嶺南V谷旗艦店”,加快新零售轉型升級步伐;雙星輪胎通過胎聯網和智慧輪胎實現由賣產品到賣服務的全新模式;森麒麟從“動力驛站門店”發展到“麒麟云店”,對傳統輪胎銷售體系進行數字化升級等。
輪胎電商先驅途虎養車與雙錢回力、鄧祿普、馬牌等輪胎制造商,采用“用戶直連制造”等多種模式,推動傳統和新能源領域市場消費不斷創新高。
4.新能源汽車爆發式增長EV輪胎新品疊出
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約800萬輛,新車滲透率達到12.7%。國內外輪胎企業積極籌劃紛紛推出有特色的輪胎新品,助力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。
卡客車胎方面:雙錢輪胎推出RT609、RT616系列產品,獲旅游大巴及公交車司機一致好評;輪胎研制出低滾阻、低噪音、可翻新的新一代綠色產品;三角輪胎重磅推出TBC-A11、TRS02、TR685等多款產品。
5. 海外項目深入推進不斷加碼
國內輪胎企業海外項目深度推進積極布局全球化戰略。中策泰國三期工廠半鋼子午胎成功下線;賽輪越南工廠繼續擴產,柬埔寨半鋼子午線輪胎項目順利投產;通用擴建泰國工廠,籌建柬埔寨子午胎項目;貴州輪胎越南智能工廠項目順利投產;浪馬輪胎巴基斯坦合資工廠產品下線;雙星錦湖越南工廠建全鋼擴半鋼產能;華誼泰國工廠滿產銷量創新高;金宇輪胎越南工廠全線貫通;森麒麟泰國工廠建全鋼擴半鋼產能,并籌建西班牙項目。
6.“雙碳”目標要求產業加快綠色發展
“雙碳”目標的提出對行業是一次洗牌,在嚴格的碳排放標準背景下,將加速淘汰輪胎落后產能,不斷優化行業技術水平,促進節能與技術進步,推動綠色經濟發展。
7.內外資企業結構調整兼并重組再有大動作
賽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斥巨資承接安馳輪胎破產重組相關資產,技改實施高性能子午胎項目;物產中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出資收購重組盛泰集團;固特異進行全球整合收購固鉑輪胎,中國境內青島和昆山工廠歸入固特異輪胎管理(上海)有限公司;普利司通為實現全球化戰略,多元化的輪胎制造足跡,關閉中國惠州工廠將其卡客車子午胎產能整合沈陽工廠。
此外,米其林、大陸集團等行業巨頭因戰略調整需要也進行了相關并購,例如米其林收購AirCaptif創新公司,實行“多足發展”;優科豪馬將更多關注度放在商用車胎領域。
8.原材料和海運費等高漲 企業積極應對
2021年以來,橡膠價格一直處于震蕩上升態勢,炭黑、助劑、鋼絲簾線等原材料價格不斷創出新高。同時,受汽車缺芯影響,多家車企宣布減產,汽車產能大幅縮減,造成輪胎市場需求疲軟、競爭激烈、庫存增加。在輪胎企業開工率不足、生產成本直線上升、輪胎售價與原材料價格倒掛的因素下,企業遭受極大的沖擊。面對困難,輪胎企業積極應對,一方面,產品售價采用水漲船高舉措,調整價格將庫存壓力轉化為競爭力;另一方面,積極調整輪胎產品結構,利用寶貴的原材料生產有質量、有市場、有效益的輪胎,推動轉型升級加速,向著高質量、低能耗的綠色方向發展。
2021年二三季度海運價格飆升導致我國輪胎出口受阻,對物流運輸效率和成本產生一定影響。特別是4月份以來,蘇伊士運河堵塞導致船期延長和集裝箱無法按時到港返港,曾一度出現“一箱難求”的局面。
為此,企業積極開拓多渠道助力輪胎出口。10月15日,搭載山東輪胎等貨物的“齊魯號”中歐班列發出;12月8日,裝載雙錢輪胎的“江蘇號”發往老撾;12月9日,“齊魯號”搭載輪胎等再次出發老撾。對比傳統海運方式,班列開通為企業節省近一半運輸時間,穩定了海外供應鏈。
9.出口向好實現雙增 原配市場前高后低
據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:今年1-11月,中國汽車輪胎出口量達554萬噸,出口額128.2億美元,同比分別增長13.9%和22.4%。其中,小客車輪胎累計出口量210萬噸,出口額55.5億美元,同比分別大增17.7%和24.8%;商用車輪胎累計出口量344.1萬噸,出口額72.7億美元,同比分別大增11.7%和20.5%。隨著海運費價格回落和國外市場復蘇,11月輪胎出口同比和環比皆實現量價齊增,對整體銷量起到重要支撐作用。
此外,國內配套輪胎市場表現前高后低。下半年因全球疫情反復、汽車芯片緊張, 再加上部分省份實行的限電政策,給汽車生產帶來了一定影響,從而影響配套輪胎銷量,配套乘用胎從上半年同比增長1125萬條,到下半年同比僅增600萬條。截止2021年11月末,由于“國六”排放標準正式實施、房地產行業遇冷等因素,導致商用車產銷同比大幅下降,相應商用輪胎配套量較上年同期減少360萬條。
10.協會搭建平臺 大咖云集共謀發展之計
6月17日,中橡協輪胎分會在廣西桂林召開了“2021年中橡協輪胎分會會員大會暨行業高質量發展論壇”,圍繞如何實現綠色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展開研討,輪胎企業老總以及上下游企業的領導、專家約200名代表出席了會議。中橡協會長徐文英就輪胎行業如何高質量發展作重要講話,輪胎分會理事長沈金榮作了《成績 挑戰 機遇》的報告,米其林、桂林院、伊士曼、賽輪集團和上海智能制造功能平臺等進行了精彩演講和成果分享。